
历经28年漫长拉锯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投产仪式11月11日在福雷卡里亚省马瑞巴亚港举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青海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该项目投产有望重塑全球铁矿业格局,同时为中国等铁矿买家提供议价空间,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
几内亚总统敦布亚与多国政要、使团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宝武、中铝集团、力拓集团及西芒杜赢联盟等合作方代表,媒体和地方官员代表等近千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新华社称,这一备受全球矿业界瞩目的巨型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非洲大陆矿产资源开发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共和国的西芒杜铁矿项目,是全球已探明储量中质量最优、规模最大的矿山项目之一。项目工程涵盖矿山开采、铁路运输、港口物流等完整系统,总投资逾200亿美元。其中,核心矿区位于几内亚东南部凯鲁阿内省,属世界级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已探明储量达44亿吨,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可达1.2亿吨/年。
刘青海表示,11月11日,西芒杜项目投产启动仪式在几内亚马瑞巴亚港举行,几内亚总统马马迪·敦布亚,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加蓬总统恩圭马出席投产仪式。多国总统参加一个矿石新项目的投产,在此前极为罕见,也侧面反映出这一世界级矿山项目的重要意义。专家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目前,全球铁矿生产主要掌握在几家跨国企业手中,包括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以及总部位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力拓集团。西芒杜项目是全球最大的绿地铁矿项目,已探明铁矿储量达44亿吨,平均铁品位达到65%以上。在其达到最大产能后,出口的铁矿石足以占到全球贸易的7%。
由于铁矿石需求弹性低,未来随着西芒杜矿山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中资权益矿的增加,铁矿石的供需关系或将发生改变。这将改变铁矿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将在未来深刻影响矿石市场和价格的走向,甚至改变全球矿山格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进口国。法国航运数据服务商AXSMarine的数据显示,中国占到全球海运铁矿收货量的74%。然而,过去几十年,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凭借优质矿产资源和垄断地位,始终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不仅抬高铁矿石价格,还长期拒绝启用人民币结算。
西芒杜铁矿项目达产并稳定运营后,将为中国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绿色原料基础,有望满足中国进口需求的十分之一,为中国等铁矿买家提供重要的铁矿货源渠道,降低澳洲铁矿石漫天要价的空间,增加中国与四大矿山企业在年度矿石谈判桌上的筹码。今年10月中国宣布暂停采购美元结算的澳洲铁矿石就是一例。
西方企业在非洲矿产的开发具有强投机性和短期逐利性,不关注当地长期发展,也不愿投入高成本基建。不同于西方企业,中方将该项目定位为 “发展合作” 而非单纯经济项目,具有长期性和务实性,将为几内亚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引入现代化工业体系、树立ESG实践标杆等。仅就基础设施建设而言,连接马瑞巴亚港和西芒杜铁矿的铁路横贯几内亚全国,主线铁路长552公里,支线铁路长74公里,配套港口马瑞巴亚港设计矿石年吞吐量超过1.2亿吨,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必将推动几内亚的经济发展,为“西芒杜2040”战略规划实施作出贡献,并辐射西非地区,助力非洲提升全球经济地缘地位。
几内亚总统府办公厅主任、西芒杜战略委员会主席吉巴·迪亚基特在投产启动仪式上说:“西芒杜不仅仅是一个采矿项目:它是国家转型的驱动力。这次投产启动仪式是几内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几内亚成为西非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主权的关键参与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30年,该项目预计将使几内亚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26%。
西芒杜铁矿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矿山项目之一,工程涵盖矿山、铁路、港口等系统,面临地形异常复杂、当地政局动荡等多重挑战,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97年,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一直进展缓慢。直到2019年11月,赢联盟以140亿美元拿下西芒杜项目北段两个区块的采矿权,该项目的建设才逐渐走上正轨,并用更少的中间商和更多的中国承包商顺利完成了项目。
目前,矿山、铁路及驳船港口系统基础设施的测试和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部分矿石已开始通过跨几内亚铁路线从矿区运输至港口。前几内亚矿产和地质部长阿布杜拉耶·马加苏巴在今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表示:“直接与中国打交道,让我们得以与那些既能为项目提供资金、又能成为项目市场的合作方达成协议,让项目具备可融资性。”
该项目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的停滞,反映了西方矿业界已难以按时、按预算建设大规模项目。直到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后,项目才终于完成,兑现了当初的承诺。这有力地证明,即使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关税战、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当下,与中国企业合作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表示,西芒杜铁矿项目即将投产,这是中几和有关各方团结协作的重要成果,中方表示热烈祝贺。中方愿同有关各方携手努力,帮助几内亚人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强的发展动力,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