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说真的,菲律宾现在最不能碰的,就是“身份问题”。
11 月 中旬,又有 5 名中国人被抓。不是毒品,不是电诈,不是偷渡,而是——身份造假。这种案子在菲律宾属于顶级红线。
事情发生在拉古纳省圣佩德罗市 San Antonio 村。
那天早上还不到 9 点,本地人以为是例行警察路过,结果一辆又一辆车停下:CIDG 拉古纳省特遣队、CIDG 4A 行动组、军事情报组、移民局(BI)、国家情报协调局(NICA)、还有警察局的增援队伍,一口气来了六个单位。
对菲律宾熟的人都懂——这种“六部门联合”只会发生在两种情况:① 国家安全② 特殊敏感案
这次查的是“假公民”,属于两者叠加。
行动从 8:55 一直做到 12:30,时间之长,也说明目标明确,难度不小。
最终,5 名中国籍人士被带走:CHEN,男,37;LI,男,32;CAI,男,20;JUNQIU,男,46;PING,女,35,同住一个社区,同被点名拘捕。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地人的反应:“Filipino citizens pala? But Chinese?”
警方的说辞,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重CIDG 的官方说法里出现了几个关键词:“假身份”“不受欢迎外侨(Undesirable aliens)”“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与秩序风险”
注意,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移民违规,这是“国家安全等级”的语言。
同时,他们还被指控:在当地从事无证经营、无任何合法商业许可、无法出示相关文件,身份问题 + 经营问题 = 菲律宾执法最讨厌、最会重罚的组合。
在菲律宾,两件事永远不要碰:假身份、假生意。这两样能把人从“违法”直接推到“必须清除”。
为什么最近中国人的“身份案”越来越多?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不是第一起,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起。
过去两年,菲律宾对“身份造假”高度敏感:华裔议员因为身份被取消资格;一批菲律宾华人被调查出生纸;中韩同时对菲律宾发布治安警告;社会舆论对“中国人假身份”反应剧烈
而现在,连 NICA(国家情报协调局) 都参与抓捕——这意味着政府把这类事件视为:“政治+安全+移民”三重敏感项目。
5 人已经完成备案程序,移交移民局处理。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行政拘留、立刻遣返、永久禁止入境、记录进入国家系统与其他案件交叉调查。
特别是被贴上 “undesirable alien” 的那一刻起:这不是一句话,而是一把“永久性标签”。
你可能此生再也无法进入菲律宾——甚至影响第三国签证。CIDG 总监 Morico II 还强调:“我们绝不退缩,说到做到。”
在菲律宾,身份不是一张纸,是一个人的底线。任何与身份相关的问题,都可能触发国家级机制。
对所有华人来说,这不是一条新闻,而是一个时代风向:“身份风险时代”,正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