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盛夏持续高温,全国多地用水需求激增。为缓解供水压力,各地正通过优化水源调度、强化管网巡检维护、提升应急供水能力等系列举措,全力保障高峰供水安全。
近日,京津冀地区持续高温,居民生活与企业生产用水量明显增加。入夏以来,天津市最高日供水量达217万吨,较其他季节平均190万吨,增长约15%。家住天津市津南区的市民姚秀文,前些天家中突然断水,一通电话后,救援人员迅速上门。
小区供水问题得以快速解决,得益于供水部门为传统人工巡检赋能的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自动信息预警和实时监控,覆盖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1300余处泵房,能精准定位问题点,并第一时间调度距离最近的维修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北京自6月以来,日平均供水量达298.3万立方米。水务部门积极协调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确保引江水源满足高峰需求。目前,全市32座水厂日综合供水能力达490万立方米,完全能够保障当前高峰用水。
同时,水务部门加大了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的监测力度。2025年,已加密抽检频次,累计完成近1500个水样检测,涉及指标7万余项次,确保城市供水水质100%合格。
近日,河南郑州连续高温,日供水量在195万立方米左右。为保障供水安全稳定,郑州水务集团已做好南水北调的水源调配以及黄河水的储备工作。为提升供水管网输配水能力,还持续推进断头管打通、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智慧调度精准发力 缓解高温供水压力
近段时间,山东多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为满足居民用水需求,各地水厂增开机组,并依托智慧调度系统,全力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山东省济南市旅游路水厂,承担着周边100多万居民的用水任务。高温下,水厂机组全部开启满负荷运行。
山东省济南市水务集团生产管理部部长李强表示,他们及时调整供水安排,由原来的2台机组增加到目前的4台机组,每天多增加供水量5万吨。
山东省济南市城乡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张瀚颋介绍,他们结合用户需求和各场站的实际情况,采取“高峰多送、低峰多储”的措施,对济南市中心城区24座水厂在高峰时段增开机组,低峰时段向各个清水池进行蓄水。
目前,济南市居民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及当地地表水,水源到供水的链条完善,供水能力充足。在德州,城区日用水量已由37万立方米飙升至48万立方米。位于陵城区的丁东水库调度指挥中心,依托“孪生调度模型”和AI应用体系,让调度更智能高效。
作为德州市主城区核心水源的丁东水库,总库容5260万立方米。水库配备了环境数据监测站、大坝渗压监测设备等高精度仪器,并运用无人机、无人船等现代化装备,24小时采集水位、水质、坝体安全等信息。目前,水库蓄水量达4700万立方米,可满足城区100天的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