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天阳 陆泽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纪念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中,展出了《论持久战》英文版和日文版,其中日文版为首次展出。这说明中国的抗战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关心、关注,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心、关注。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论持久战》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对抗日战争前途命运的看法。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特别强调:“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论持久战》还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就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前途和进程,而这个结果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付出千辛万苦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论持久战》当年在国统区、沦陷区、根据地发行了多个中文版本。除中文版外,还有英文、俄文、日文等多个版本传播。其中英文版和日文版的《论持久战》,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直到现在,《论持久战》也是世界战争史上一篇不可多得的军事文献。
《论持久战》走向国际社会
英文版《论持久战》于1938年11月到1939年2月在上海《公正评论》杂志上四期连载,由我们的地下党员杨刚在国际友人的帮助下,秘密地在上海边翻译边出版。毛泽东看到《论持久战》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后,欣然应邀撰写序言,并将序言命名为《抗战与外援的关系》。毛泽东在其中提到,“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论持久战》英译稿印刷约500份,一部分在上海租界发行,另一部分被秘密发行到海外。它让国际人士了解到,中国人民是有信心打败日本侵略者的。
日文版《论持久战》是上海一家名为“中支经济研究所”的日本情报机构,于1938年12月出版的。这距离1938年7月《论持久战》在《解放》周刊正式刊出仅仅过了5个月。而且,这本侵华日军情报机构印刷的日文版《论持久战》上,印着“秘”字。这反映出这部著作在当时日军内部受到高度重视,被秘密加以研究。不过很明显的是,日本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论持久战》的价值和意义。直到我们抗战胜利以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的日本战犯在重读《论持久战》时表示,通过它就知道日本人必然失败的命运。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形成的,中国人民在处于亡国灭种境地时,不畏强暴,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新的时代,伟大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变乱交织,我们遇到的挑战很多,甚至还会有急流险滩。因此,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越要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养分,不畏艰险、勇于向前,带着使命、责任和担当,为今天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