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林佳龍鬼祟竄訪是自取其辱
2025-9-6 09:27
菲律宾商报
1019

在這場關於林佳龍竄訪菲律濱的鬧劇裡,台灣外事部門再次讓人見識到什麼叫做“鬼鬼祟祟,顏面掃地,自取其辱”。從台灣新聞報道不難看出這趟所謂的“經貿考察團”根本就是一場精心包裝的政治秀,背後卻掩不住其尷尬與窘迫。

首先,林佳龍此行自始至終都被刻意淡化,台灣外事部門對外說辭始終遮遮掩掩,到現在還一直不願承認他親自帶隊。若真是所謂的“外交突破”的關鍵里程碑,為何不大張旗鼓?為何要玩文字遊戲?這恰恰印證了“鬼鬼祟祟”四個字——既想出風頭,又怕惹風險,只能在縫隙裡鑽營,猶如偷雞摸狗。

其次,菲律濱政府的回應更是將這場鬧劇的荒謬揭得赤裸。菲律濱國防部長趙多洛話說得直白:林佳龍就算來了,也不是官方身份,菲律濱嚴守不與台灣高層官員接觸的規定。更進一步,菲律濱外交部長拉扎洛早已強調,馬尼拉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會動搖。換言之,台灣外事部門自吹自擂的“台美菲三方合作”不過是自我安慰。當事國已經明白表態,結果台灣還在島內自編自演,這不是“顏面掃地”又是什麼?

而在國際舞台上,這種自嗨式的“外交”操作,不但不能拓展所謂的“外交空間”,反而把菲律濱推向尷尬境地。中國大陸的強硬反彈本就在預料之中,菲方雖嘴上回嗆“不接受紅線”,但仍然三申五令強調“一中政策”,實際上對台灣的政治定位絲毫不鬆口。林佳龍此行不過是把菲律濱推到中美角力的夾縫裡,逼著馬尼拉費力拆解。台灣成了“麻煩製造者”,自己卻還沾沾自喜,真是“自取其辱”。

再來看台灣外事部門的官方新聞稿,滿篇“總合外交”、“台菲經濟走廊”、“Team of Teams”這類華麗辭藻,說得彷彿台灣已經在亞太經貿鏈條中居於樞紐地位。但現實是什麼?菲律濱依舊公開重申奉行“一個中國”;中國大陸依舊在北京、馬尼拉兩頭提出嚴正交涉;而林佳龍本人,連在菲律濱見一個部長級官員的門面都撈不到。這種空話與現實的落差,不正是“顏面掃地”的最佳寫照嗎?

更令人搖頭的是,林佳龍還試圖將此行與“賴清德的價值外交”綁在一起,描繪一幅“民主同盟”的宏大敘事。問題是,菲律濱總統府早在四月就頒布備忘錄,明文禁止高層接觸台灣官員。這種制度化的限制,根本不容模糊解讀。林佳龍卻偏要扮演突破者,最後只能“偷偷來、悄悄走”,連外媒也點明此行缺乏官方光環。台灣外事部門口口聲聲說“深化戰略夥伴關係”,實際卻只是帶著幾個工商協會到菲律濱看看地皮、聊聊投資,連簽署正式協議的資格都沒有。如此雞肋操作,難道不是“自取其辱”?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台灣這種“鬼鬼祟祟”的所謂“外交”伎倆,只會加深國際社會的懷疑。菲律濱雖然在語氣上頂撞中國,但最終仍用“我們是一個自由國家”來解套,並沒有挑戰“一中政策”的底線。這背後說明一個事實:台灣無論如何花樣翻新,都無法撼動國際社會在“一中原則”上的共識。林佳龍把這場訪問吹噓成“重要里程碑”,實際卻是把台灣推向更孤立的境地,讓外界看穿了台灣所謂“外交突破”的虛幻泡影。

更嚴重的是,這種自欺欺人的“外交”消耗的是台灣的國際信用。若一再把“經貿考察”冒充為“官方突破”,長此以往,不僅被合作對象視為投機分子,更會被國際社會認定為不可靠、不透明。林佳龍的操作不僅讓台灣丟了顏面,還可能讓未來的交流機會更加受限。

林佳龍這趟訪菲,從頭到尾就是一齣鬧劇。鬼鬼祟祟的動作,換來顏面掃地的結局,最終只能自取其辱。台灣外事部門若繼續沉迷於這種“自嗨外交”,台灣的國際空間只會越來越狹窄,國際形象只會越來越可笑。正如菲律濱外交部所重申的,“一個中國”是不可撼動的政策現實。林佳龍若真想替台灣謀出路,倒不如先學會正視現實,停止這些自我矇騙的表演。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