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23日下午乘专机抵达乌鲁木齐,出席庆祝活动。习近平24日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新疆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锚定中央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凝心聚力、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25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多家外媒提到,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新疆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巴基斯坦“每日中巴经济走廊”网站援引专家的话表示,这一罕见安排充分体现了以团结奋斗、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新疆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工作部署。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始终是中国长远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25日上午,新疆人民会堂灯光璀璨,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横幅,后幕正中是熠熠生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0面红旗分列两侧。会堂后方悬挂着标语:“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而不懈奋斗!”
上午10时30分许,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习近平等领导同志走上主席台,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宣布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代表团副团长李干杰宣读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关于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王沪宁发表讲话说,7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不断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确立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新疆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疆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昂首阔步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
新疆社科院研究员苏成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当地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和全国各地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新疆同样不能掉队,也一定不会掉队。”
“70年来,新疆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鹏2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疆的巨变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确的,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提供了重要示范。
俄媒:新疆发展成就超出想象
习近平24日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阿根廷《号角报》报道称,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后,新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片土地上的各族民众见证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干旱闭塞的土地上,如今现代化基础设施林立、城市繁荣兴旺、农田物产丰饶。
巴基斯坦“每日中巴经济走廊”网站介绍称,过去70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从1955年的12.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的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新疆棉花产量稳步提升,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旅游业已成为新疆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第一季度,新疆接待游客4463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
“现在新疆的发展成就超出了我们通常的想象。”《俄罗斯报》24日称,尽管新疆荒漠化土地占比较高,但该地区如今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新疆还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地,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新疆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包括就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当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新疆的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改善。去年11月,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总长度达3046公里,堪比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的距离。
《号角报》称,对于首次到访新疆的人来说,这里的反差显而易见:修复一新的清真寺与充满未来感的大街共存,骆驼商队与高速列车同行。新疆正处于转型之中:这片土地上,古老文明的印记与21世纪的发展目标交汇融合。在这里,人们既能探访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佛教遗址,也能看到飞速迈向未来的科技工厂。《俄罗斯报》感叹:“自治区成立70年来,是新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新疆正成为欧亚大陆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
近年来,新疆将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介绍称,新疆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抓手,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王鹏认为,新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未来新疆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新疆将不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治理经验,将为多民族国家治理提供‘新疆样本’,为周边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为全球治理提供积极推动力量。”
哈萨克斯坦凤凰-24国际新闻社的记者日前走访新疆。在该记者看来,新疆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农业项目到创新产业,从商贸流通到数字化管理,无不展现出蓬勃生机。凭借丰富的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先进的现代技术,新疆正成为中国发展的坚实支撑,以及欧亚大陆版图上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
“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国家发展的最前沿在广东、在深圳,那么未来30年的最前沿会不会在新疆?”新疆工程学院校长周建平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党中央明确赋予新疆‘五大战略定位’(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这些战略定位不仅为新疆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也决定了新疆在国家整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刘欣 王雯雯 冯帆 唐亚 柳玉鹏】